摘 要:存在主义思想是一个庞然大物,包含了一系列曾经引起质疑、争议的理由,本文围绕存在主义者共有的立场展开分析,大体上说,《关于男人》体现萨特存在主义的三项基本原则,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介入”和以责任同在的自由选择,冰心的存在主义哲学同时关注“人”的“情绪体悟”,显示出“爱的哲学”理性光芒的一面。
关键词:冰心;《关于男人》;存在主义;以人为本;情绪体悟
存在主义是以“存在”为元概念的哲学思想,20世纪后期兴起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从根本上说存在主义以人为本,倾力探讨人的境遇、人的作为、人的价值、人的作用理由。它的代表人物萨特宣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海德格尔提出“……人诗意地栖居……”命题,也正是在这个作用上,本文着力探讨冰心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这本《关于男人》的散文集体现的存在哲学,尤其是体现了萨特所表率的“人学化”存在主义思想,这就为冰心所倡导的“爱的哲学”做了思辨重心、理论向度以及价值选择、终极关怀上的定位。
一、《关于男人》与萨特的存在主义三原则
“形象大于思想”,文本表现并赞扬了这些“可敬可爱的男人”,冰心没有像对于女人那样集中地表述对于男人的发现,而是从那些令她“永志不忘”的小事逸事中去表现。萨特的思想主张中有三项基本原则,都指向了“人(个体的人)”与自我、与他人、与世界、与人生之关系的深思。下面,文本就冰心先生在《关于男人》一书中对萨特存在主义三项基本原则的体现作全面分析。
第一,“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如果上帝不存在,至少有一种存在物,在他那里存在先于本质,他须是在任何概念被规定以前就存在的存在物,这种存在物就是人。”[1]《关于男人》里记述了冰心先生的亲长、老师、几个弟弟,有“我所敬佩的萨镇冰将军、叶圣陶老人、还有追悼毛主席、周总理、廖公和悼念我的朋友:老舍、靳以、郑振铎、罗莘田、郭老、茅公、张天翼、李季……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面人郎、和十三陵水库的饲养员张新奎,和‘小男人’——‘十三陵工地上的小五虎’等” [2]显示了各自不同的精神本质,作家深思了他们与他人、与世界、与人生之关系。有的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爱才如命、大胆启用青年人才如萨镇冰将军,有的尽忠职守、勇敢威武、情深意笃又爱好作诗的高官如我的父亲,有的廉洁奉公、坚持真理、热爱人民如周恩来总理,有的学贯中西、闻名中外、风趣洒脱、为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廖承志先生,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她笔下的底层人物,十三陵水库工地上有着“精金美玉一般人品”的军马饲养员张新奎,十三陵工地上修建水库的五个少年“五小组”,他们挖地、栽电线杆、清理坝基、挑沙土、运石子,他们在艰苦的岗位不畏辛苦,勤勤恳恳,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全部的力量。学者文人占了很大的成分,如精力充沛、才思敏捷、诲人不倦、博学幽默的郑振铎先生,以“舍己耘人”精神培养学生又爱护犊的罗莘田教授,以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血流在笔尖流在纸上流在战场的诗人闻一多先生,乐观豁达,幽默开朗的金岳霖教授,气魄雄大、学识精湛、才华横溢的郭沫若,日本评论家,为中日友好奉献一生的中岛健藏等,其中靳以、郑振铎、李季、罗莘田等人走得较早,为我国现代文学事业鞠躬尽瘁,奉献了一生。这些人物自在地存在着,也自为地存在着,具有鲜明的“人学”特质。
《面人郎访问记》里的郎韶安同志对采访“置若罔闻”,热情介绍了他从小学艺的苦难经历,家道困难的他,从六岁开始读书,十一岁停学,到天津学石印的手艺,当学徒时时常被师傅大骂,印图套印出错,师傅通常一嘴巴打过来,十二三岁时实在受不住,夜里跳墙逃走,在白塔寺庙遇见后来的师傅,于是拜师学捏面团,过着游艺的生活,他带着家人到处飘流,有时候连饭也吃不上,店也住不着,被大兵打,被日本人拿……他却一句也不提在伦敦表演捏面人的技术时受人欢迎的光景,他技术精湛,作品琳琅满目,栩栩如生,人却谦虚认真,胸怀宽厚。面对未知的、不断变化的人生境遇,面人郎积极追寻、创造自己所认定的人生价值和人生作用。一个人的本质不是一个存在境遇中的一次自由选择就能判定的,就显现本质来说,人永远是处在开放的、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面人郎曾多次处于险境,在一次又一次的奔波流浪、贫困交加的境遇中渡过难关,他惶恐、愤怒,最终选择隐忍、宽容、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去挨过一段又一段的苦日子,显示出他最核心的精神本质。
第二、“人人都是生而自由的,人人都可以进行自由选择”。萨特强调个人的绝对自由和与这自由相伴随的责任: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你自己去选择去决定的,你的行为所导致的一切后果,正面的也好,负面的也好,都要由你自己去担当。《一个最高尚的人》记录了一个可爱、高尚的军马饲养员张新奎的嘉德懿行。他说:“饲养军马这一工作,不是人人都爱做的;牲口气味大,喂料的次数多,半夜也得起来,睡觉的时间少,常常忙得连饭也吃不上,戏和电影也不能去看” [3]本来按规定,一个人只管八匹马,因为工地上任务重,赶车的人手不够,他让另外两个饲养员去赶车,他一人饲养二十五匹牲口,把牲口交给别人不放心,有时首长勉强他去看戏,看电影,请别人替他喂马,他去了,人在戏场心在马槽,下次再让他去,他只说自己不爱看戏不喜欢看电影。这里其实就是自由选择及其艰难性的理由:选择完全由张新奎自己决定,他有充分的自由,但后果也即“责任”完全由他去承担,所以很艰难,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要以为与“自由选择”相伴偕行的都是轻松愉快,都可以洋洋得意。张新奎选择的路可能一帆风顺,也可能通向虎穴龙潭,是福是祸由他一个人去领受。当他谈起自己的身世时,他略带激动哀伤,刚出生父走母死,被祖母抚养到四岁时被叔叔拐卖到一个贫农家里,辗转卖到三家,中间四处漂流,亲身父亲回来后没跟他回去,反而去部队参军,他于是攒钱供养养父和父亲,永葆一颗纯金的心。张新奎是自由的,可以选择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他精神和思想高度自由,选择热爱的职业,选择走上的道路,尤其值得欣慰的是,他把自由和责任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这不容分说地证明了存在主义的命题:与“自由选择”相伴的,并不一定是轻松愉快的,而往往是严峻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