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直接影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影响幼儿科学素养的初步形成。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对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通过剖析“科学素养”核心概念,了解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这对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水平、发展幼儿科学教育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对口招生模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
1“科学素养”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解析
“科学素养”这一概念,自首次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到现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深刻的内涵,一直处于研究发展中,目前还没有形成广泛认可的概念界定。一些权威组织机构如美国科学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和个人研究者都对科学素养进行了定义。美国学者米勒(Miller)提出了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科学术语和科学概念、科学过程的理解、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而我国学者韦钰认为科学素养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习惯于对遇到的问题用探究的方式来对待、让探究成为基本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尽管不同学者对科学素养概念表述不同,界定的科学素养都包含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科学情感和态度;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学前教育专业,其教学对象为幼儿,是幼儿科学素养的启蒙者,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较一般的公民科学素养在内涵上存在差异。教育部2001年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明确了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同时也对幼儿教师提出了具体的指导要求,其具体要求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这些具体要求,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的科学素养。依据科学素养相关文献分析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有关幼儿科学教育文件精神,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情感态度方面,应具有科学的态度,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亲近大自然、热爱科学,有辩证思维、创新意识。(2)科学探究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动手动脑、手脑并用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具有利用各种科学方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进行实验实践、科学评价等能力;具有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整合不同学科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3)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应具备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扎实的幼儿科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等。
2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
2.1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教育情况分析
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指中职毕业生通过文化课考试和专业技能测试,升入高等院校对口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继续学习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经过高中的学习,是初中毕业后直接到中职学习,再升入大学。经过对这些学生进行了解得知,他们在初中所学的科学知识是十分有限的,物理、化学等课程还是他们的短板;他们所在中职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是专业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一般都不开设生物、化学、物理等科学相关课程。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而针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仅有的一门科学相关课程就是幼儿科学教育,很显然,这对培养原本科学基础薄弱的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远远不够的。
2.2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分析
2.2.1科学情感态度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有着相信科学的态度,对周围的新事物和新现象比较感兴趣,并且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热爱并亲近大自然;但是也存在部分学生把科学看得十分高大上,认为科学应该是像牛顿这样的科学家的事情,跟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学习;甚至有部分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片面的以为科学仅仅就是做实验,对科学没有正确的认识;虽然大部分学生对新事物和现象感兴趣,但是仅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如对于看到的现象较少积极主动的去了解背后的科学原理,科学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此外,在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方面,大部分的学生表现为缺乏辩证思维,创新意识不够。
2.2.2科学探究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缺乏基本的认识,如有学生认为科学探究就是做实验;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不够深入,如不懂得有哪些科学方法,甚至认为观察仅仅是依靠眼睛;缺乏真正的科学探究的亲身实践经验,大部分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映从小学入学以来,几乎没有自己动手操作过实验,有的只是在初中化学课上,观察过老师在化学课堂上的化学实验演示;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部分学生缺乏分工协作意识,并且依赖思想严重。
2.2.3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
在调查中,发现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薄弱,技能水平较差。大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科学基础知识,如有些同学错误的认为一天二十四小时是因为地球公转一周,有些同学想当然的以为“光年”是时间单位;对科学原理的了解不够深入、全面,如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却不理这一科学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对科学现象不能结合科学原理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做出解释,但是也存在不全面或是概念混淆等问题,如大部分的学生不能正确解释光和影子的关系、不能利用物质的三态变化原理解释霜、雪的成因等。
3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1)高等院校调整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有针对性的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夯实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决定课程开设,经调查研究,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较少设置科学教育相关课程。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际在校学习时间是两年,大三学年是教育实习。学生大学学习期间,主修的课程是专业技能课,如舞蹈、音乐、钢琴、手工等;五大领域教学法课程,如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社会教育等,缺乏科学相关课程的专业学习,而提高原本科学基础知识薄弱的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对其进行专业科学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因此,高等院校可开设一些科学相关课程,如《自然科学》等,同时可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如《学前探究实验》等,以此来夯实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2)高等院校建立科学探究实验室,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探究意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据调查,目前已经有高等学校,建立了学前教育科学活动实验室,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欲望,培养探究能力,而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幼儿科学教育的启蒙者,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科学知识和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而科学探究实验室,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探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真实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科学探究实验室,不仅可以为科学相关课程的开展提供场地,同时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亲自动手探究一系列的趣味科学实验、制作科学教具、开展科普活动等,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让学习者为科学着迷,又能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进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3)高等院校加强学前教育师资科学素养水平的培养,转变教师传统教学观念。高等院校可扩大学前教育专业科学教育方向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效果。而作为教育者,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可通过参加线上线下的一些科学相关课程、科学素养研修、交流活动,或是参加一些公益科普活动等,其次要改变科学理论知识的满堂灌,应在教授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科学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成为科学知识的建构者,科学活动的探究者。(4)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高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外因最终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当社会和学校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教育条件和环境,如果学前教育学生自身缺乏学习的需求和主动性,提高科学素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制订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树立提升自我的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从而为毕业后踏入幼教行业蓄积力量,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准备条件,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核心竞争力。总之,针对目前对口招生模式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不容乐观的现状,提高其科学素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有赖于社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